1月1日是《重庆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南坪商圈走访时看到,一些餐馆和培训机构已经在店铺的明显位置张贴了“禁止吸烟”的提示。 “前几天有街道和城管的工作人员来店里检查,特意强调了这件事。”翟文浩是一家烧烤店的负责人,他知道餐饮服务场所属于公共场所的室内区域,要禁止吸烟,“我们这几天也在和顾客给予了解释,禁烟也是为大家身体健康考虑,我们有时候一说,大家也都能理解。” 在走访中,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注意到,有些市民还不清楚《重庆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经正式实施。或者是自己习惯成自然,掏出香烟就要点上。往往这个时候,就会有工作人员前来提醒。 “我都10多年的老烟民了,突然说不让了,还有点不习惯。”在南坪步行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看到一些人站在餐馆或咖啡馆外的路边吸烟,这是《条例》未正式实施前,不曾见过的“风景”。解海华今年41岁,有12年的吸烟史,“这个控制肯定是好事,只是烟瘾上来了,就总想吸一口。刚刚在餐馆,服务员不让,说是要罚款。我就站在马路边吸一根再进去。” 除了室内要禁烟,有些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也要禁烟,比方说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儿童福利院、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培训机构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 在南坪净心庭苑托管机构的门外,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看到了“禁止吸烟”这四个大字被贴在了玻璃门上。 “我们室内是禁止吸烟,但是有些家长还是会在门外吸,有时候那个味道会随着开关门进来。”机构负责人介绍称,这次《条例》的出台实施让全民关注吸烟问题,也会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在南坪商圈,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还随机采访了21名市民,其中有吸烟史的市民8人,不过所有人都表示对《条例》的出台实施表示赞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曲鸿瑞
重庆之家·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